生物入侵是全球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,目前,我国已记录有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,是世界上生物入侵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。面对外来物种入侵我们该如何应对?
近日,农业农村部举行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现场灭除活动,总结防控工作经验做法,组织防控技术培训交流,开展重大危害入侵物种综合治理技术示范。
外来入侵物种,是指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、生境、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,影响我国生态环境,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。
“根据外来物种对我国农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影响,大致可分为三类:有益于国民经济的物种、利大于弊的外来物种和有害的外来入侵物种。”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华认为,外来物种主要通过自然入侵、无意引入、有意引进三种方式进入我国。
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是一项长期性、系统性工作,需要久久为功、持续推进。活动提出,要落实生物安全法、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,按照《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》安排,坚持遏增量与清存量相结合,强化源头预防、综合治理、联防联控、群防群治,不断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治理水平。
活动强调,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成果挖掘应用,聚焦重大危害入侵物种和重点区域,持续抓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。
一是在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基础上,以重大、新发外来入侵物种,以及边境地区、粮食主产区等高风险区域为重点,布设常态化监测点位,开展外来入侵物种常态化监测预警。
二是针对薇甘菊、福寿螺、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重大危害入侵物种,科学划定典型发生区、前沿扩散区、潜在风险区,分区域、分物种选取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综合治理措施,及时组织防控灭除,有效控制发生危害。
三是坚持边监测、边治理、边宣传,创新方式方法开展科普宣传活动,普及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知识,引导社会公众科学认识外来入侵物种,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。
“一般而言,外来物种入侵在早期危害并不明显,往往很容易被忽略,然而当等到它大面积暴发后,再去防治就非常困难,所以防治生物入侵的关键,首先在于谨慎引种,防大于控。”杨华说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据5月28日《工人日报》报道,三亚天涯海角游览区将于2023年6...
近日,农发行汝城县支行党支部组织在职员工及退休老同志,开展ldq...
近一段时间,火电企业的热度不减。A股电力板块异军突起,不惧大盘调...
01作为今年A股的主线之一,TMT板块有望持续有所表现。当前而言...
本周一是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,该节日与前一个周末组成的3天假期通常...
汉DM-i冠军版也好,汉DM-p战神版也罢,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...